小时候,父母总教导我们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长大后,年迈的父母却变成了那个
容易相信了他人“甜言蜜语”的人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
老年人慢慢走进了互联网的世界。
由于接触信息面相对较窄,
骗子们纷纷将黑手伸向了他们……
打
击
诈
骗
从我们身边做起
大同市云冈区人民检察院
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且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导致老年人对各类新式骗局认识不足,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
投资诈骗是常见的养老诈骗手段之一,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投资诈骗骗局。
非法投资理财常见套路
温情攻势
不法分子安排业务员对老年人嘘寒问暖,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赠送礼品、免费旅游等,令老人感觉业务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对业务员之后宣传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完全相信、缺乏免疫力。
讲座洗脑
不法分子会举办洗脑讲座,用一些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去听,请“专家”讲授养生保健知识,有的还组织学习党的政策,再传授投资理财知识,最后推出他们的理财产品。
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在豪华酒店、重要景区开展活动,雇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高利诱惑
不法分子承诺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再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专业营销
一些专门从事非法集资营销的团队,擅长各种各样诱骗老年人上当的套路,非法集资者常常会雇佣这些团队进行营销。
编造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会建造项目基地专门用于给投资者参观。
熟人做托
非法集资者经常动员业务员通过亲戚朋友拉人入会得回扣和下线投资后有分成的手段,发展更多的老年人投资。
隐瞒风险
不法分子常常大肆宣传“保本返利”“消费返利”等内容,有的还提供所谓的担保(实为关联公司担保),隐瞒其投资理财的风险。
如何防范非法投资理财
问
“四看”法
答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问
“三思”法
答
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问
“等一夜”法
答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问
“三要”
答
要理性、要稳健、要警惕。
问
“三不要”
答
不要侥幸、不要冒险、不要盲目。
用心陪伴,关爱开始
因为工作忙
我们很少有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
因为缺乏陪伴关爱
许多老年人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
诈骗分子因此趁虚而入
轻易攻破老年人的防线
把老年人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钱骗走
请老年人进行投资前
一定要跟子女商量
也请子女关爱自己的父母
常回家看看
温馨提醒
最后,温馨提醒大家,为家里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反诈利器筑牢反诈骗防火墙。
投资不能太大意 高额返利要当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